精馏塔顶为何需要大量液体回流
2025-04-10 [ 125]

小张新入化工厂精馏车间,初次见到精馏塔的操作,不禁向身旁的老师傅提出了疑问:“您瞧,这精馏塔的塔釜将蒸汽辛苦蒸至塔顶后,为何又要让其回流呢?这样岂不是浪费了能源?”老师傅闻言,不禁陷入沉思。这个问题,该如何向初入行者解释呢?

精馏,作为蒸馏技术的一种更高级和高效的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分离沸点相近的液体混合物。这一过程在精馏塔这一专用设备中得以实现,塔内配备的塔板或填料使得上升的蒸汽与下降的冷凝液得以多次接触和物质交换。通过这种方式,每一级都能实现微量的蒸发与冷凝,进而逐步提升产品的纯度。总体而言,精馏技术利用连续的多次部分蒸发和冷凝操作,实现了对混合物的更深层次分离与提纯。

微1信图片_20250410115605.png

连续精馏工艺流程简介

接下来,我们详细了解一下精馏塔中的回流工艺。

通过在塔板上引入冷回流,可以有效地从塔内移除多余的热量,从而确保塔内的热量处于平衡状态。

塔板上的冷流体为气液两相的逆向接触提供了条件。在此过程中,上行的气体中的重组分会发生冷凝,而下行液体中的轻组分则吸热汽化。这种反复的冷凝与汽化操作,极大地提高了产品分离的精确度。

微2信图片_20250410115615.png

回流液在精馏提纯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确保精馏效果的关键因素。那么,在精馏操作中,常见的回流方式有哪些呢?

根据回流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自然回流和强制回流两大类。自然回流是指通过在塔顶安装回流冷凝器,利用重力作用将回流液引入塔内的一种方式。其中,冷凝器与塔顶回流口的高度差也是影响回流效果的重要因素。

微3信图片_20250410115620.png

自然回流方式操作简便,无需回流泵,从而节省了动力消耗。然而,其回流量会随着塔压的波动而变化,导致回流比不严格,一旦生产出现异常,调整起来相对较慢。因此,自然回流方式通常适用于小型精馏装置。

相比之下,强制回流则是通过泵将回流液打入塔内进行回流的。这种方式的回流量和回流比可以通过泵进行精确控制,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稳定可靠。但需要注意的是,强制回流需要额外的回流泵,可能会增加一些动力消耗。

微4信图片_20250410115625.png

强制回流的回流量相对稳定,且易于调节,当生产出现异常时,能够迅速作出调整。但值得注意的是,强制回流需要借助回流泵,从而增加了动力消耗,特别是在处理低沸点物料时,可能会出现泵不上量的情况,进而影响操作。

此外,根据塔顶冷凝器的安装位置,回流方式可分为内回流和外回流。内回流主要指塔盘上的回流,它由下降液体与上升气体冷凝后产生的液体共同构成。

在精馏塔中,常见的冷凝设备包括分凝器、全凝器和冷凝器。塔顶通常设计有分凝器,塔顶气相经过分凝器冷凝后,部分直接回流至塔内,形成内回流,而未冷凝的气相则进入其他冷凝器进行进一步冷凝。另外,塔顶也可以设置全凝器,其下配备受液盘,以便于一部分液体采出,另一部分则回流,这部分回流也被称为内回流。通常,对于沸点高且毒性强的物料,更适宜采用内回流的方式进行处理。

微5信图片_20250410115629.png

直接从塔顶进入冷凝器进行部分冷凝,冷凝液自然沿塔板下流,这种回流的回流量难以精确控制,但优点在于其安装简便,无需额外支撑结构。

外回流则是从塔中抽取部分液体,经过降温处理后再打入塔内。塔顶冷凝器单独安装,回流管线上配备视镜、流量计和调节阀,以便准确调节回流液量。

内回流与外回流的主要区别在于回流路径。外回流物料需离开塔顶,经由外部管道、流量计等设备,再回流至蒸馏塔内。而内回流物料则在塔顶冷凝后,直接返回蒸馏塔内,无需离开塔顶。

在操作上,外回流可实现计量和分流,而内回流计量较为困难,分馏与回流的比例难以精确确定。此外,外回流通常采用强制回流方式,通过回流泵、自调阀和流量计等设备精确控制回流量。而内回流则为自回流方式,塔顶气相冷凝后直接返回塔内,操作时需特别注意采出量和塔顶温度的控制,以防止产品不合格。

在工业应用上,外回流方式占据了主导地位,达到95%甚至98%的采用率。这得益于其自动且“无级”的调节能力,通过回流泵和流量调节阀等设备,能够灵活适应生产过程中的变化,尤其是加料量或组分波动的情况。相比之下,内回流虽然省去了回流泵等设备,但其调节方式为“有级”调节,需要额外的回流分配器和驱动装置,且设备定制化程度较高。

外回流在工艺流量及温度控制方面表现出色,但操作费用相对较高,且未充分利用液体的势能,导致成本上升。为应对塔顶冷凝器可能出现的冷凝不足,可增设强制冷凝回流系统,以强化精馏塔的操作。同时,在投资时需综合考虑操作费用与基础设施投资费用的平衡。

当回流液计量要求不高或回流比操作弹性大时,内回流是一个合适的选择。若能在内回流路线上安装或开发“在线流量测量仪器”,则更利于实现内回流。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的精馏过程多采用外回流。

外回流的优点在于调节便捷,但增加了运行费用和泄漏风险,可能不适用于高危介质。因此,对于不太高的塔且介质高危时,内回流可能更为适宜,例如氟化氢精馏中就采用了内回流设计。在选择回流方式时,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此外,按回流液温度可分为热回流和冷回流。

热回流指回流液温度处于泡点温度,而冷回流则指回流液温度低于泡点温度。

在精馏过程中,略过冷液回流被视为一种创新策略。这种回流方式能在不增加回流量的前提下,通过提高理论回流比来优化精馏塔的工作状态。具体来说,过冷液体进入提馏段后,会促使上升蒸汽大量冷凝,从而提高塔顶产品的纯度与产量。但需注意,这种方式会增加塔釜的热负荷和热量消耗。若产品附加值高,从经济角度看,这种策略可能比饱和液体回流更为划算。

对于采用全冷凝冷凝器的精馏装置,工业上通常选择冷回流。这主要是因为冷回流能更有效地控制工艺温度和流量,从而确保精馏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1、在精馏过程中,塔顶气相经过冷凝后,可以达到完全冷凝的状态,从而减少了气相的排放损失。
2、然而,要控制全冷凝塔顶的温度在饱和液体状态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
3、略过冷回流策略能够在不增加回流量的基础上,提升理论回流比,优化精馏塔的操作。

此外,还有一种全回流的操作方式。

在精馏过程中,将塔顶采出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塔顶,这种操作被称为全回流。它通常在精馏装置的启动阶段采用,以确保产品能够迅速达到合格标准。但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全回流并不常见,除非工艺出现波动。因为缺乏产品采出,精馏塔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

那么,如何控制精馏回流呢?

这主要取决于塔顶回流的控制方式。一种是手动控制,即强制回流;另一种是自动控制。在自动控制模式下,回流量会受到塔顶采出量的影响。当进料量保持不变时,必须严格控制塔顶的采出量。采出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对精馏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在手动控制下,只要塔顶产品的质量保持稳定,回流量通常变化不大,甚至可以保持恒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密切关注回流罐的液位,避免出现满罐或抽空的情况。

微6信图片_20250410115634.png

西安量子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蒸发、浓缩、结晶、精馏、化工、环保、危废资源化利用等装置的研发、设计、生产、工程配套、工程施工与技术服务的专业公司。

公司的专项产品为蒸发浓缩、蒸发结晶、冷冻结晶、单效多效MVR热泵蒸发器、燃气 燃煤燃油直接蒸发器、高盐溶液及废水处理设备、废酸混酸分馏与回收处理、氟化物与含 氟物料回收处理、废有机物分馏提纯与资源化、废锂电池资源化回收处理、新能源材料生产装置、工业废混盐资源化回收利用。主要适用于石油、化工、冶金、轻工、发酵、食品、 酒精、造纸、化纤、医药、危废、环保等各行业各类物料的处理。

公司拥有强大的设计团队、成熟的设计制度以及多年的工程设计经验与施工服务体系,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涉足蒸发浓缩结晶领域,技术骨干均是专业设计院出身,专长于各类 高效节能蒸发浓缩与结晶系统的工程设计、设备生产、施工调试、运行维护等,尤其专长于对各类疑难问题提出系统解决方案。

服务热线:18591993310 ,18591993328


Copyright © 2011-2022西安量子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038789号